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

蓄電池


沒有發電機的年代、傳統捕漁的集漁燈就靠蓄電池提供電源。蓄電池要充電才能供電。所以每天早上船返港一定要把蓄電池挑到充電間充電。當時漁船多、有一專人負責充電工作、白天把電池充滿電、好讓傍晚要出海作業的船將蓄電池挑回船上使用。
原先蓄電池是大型、要挑2個蓄電池要有相當力量才挑得動。後來把蓄電池改小、將原先較大的電池改成二個、這樣挑起來輕鬆許多。改小之後、挑電池變成我們常要做的事。
蓄電池開始用時集魚燈會比較亮、用一段時間之後、集漁燈會變暗、有經驗的船長會算潮水來使用電力、也有船組將蓄電池分成兩組、上半夜下半夜調配使用。以免下半夜無電可用。

圖1為老蓄電池殼.圗二為現代電池


2019年6月27日 星期四

槳與櫓


早期的舢舨船及櫓仔沒有機器動力、全靠人力用槳伐。每艘舢舨船有3支槳、櫓仔有兩槳一櫓。槳的長度約為船身4/5長。槳必須要有槳環(用麻打成一可套在槳柱的圓型麻編圈)及槳柱、將槳套上槳環掛在槳柱上才能伐。
正常兩人各伐一槳、也可以一人伐兩槳。看時機來應用、當另一人有他用時、例如下網後「火船仔」要把魚帶進網、必須一人盯著集魚燈、注意魚有沒有跟過來、這時衹能一人伐兩槳、把船慢慢伐進網中、以便收網。
槳是由上下兩部分組成、上半段為圓型、下半段是扁型、上下兩段是用榫來接合、外面再用籐圈住、扶手端固定一小橫木方便握槳。一般都用柳安木。
「櫓仔」用的櫓、單槳設置在船尾左邊、左右伐動來推動「櫓仔」。固定櫓的方式:在船尾左邊立一圓型球狀銅柱、在櫓的適當位置(櫓的上下兩段交接處)挖一凹洞。伐動時凹洞套在銅柱球體上、左右伐動、「櫓仔」就可前進。有時扶手方掛一條繩索、固定櫓的斜度(也可不掛繩、祇要你能穩住櫓的角度)、「櫓仔」也可用槳伐。
因舢舨船槳早已消失、圖片上的兩支槳是「櫓仔」用槳、而舢舨船的槳和「櫓仔」槳一樣、衹是粗細和長度不同而己。「櫓仔」用的櫓目前還未收集到、繼續努力中。




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

櫓仔


櫓仔也是早期捕撈漁產的一種小型船、船頭尖型、船尾方型、船身長約3~3.5公尺、寬約1.2~1.5公尺。用槳伐、但大部分是一人作業、所以用櫓的機會比較多。槳是固定在船的左右、由前向後伐。櫓是固定在船尾的左邊、左右伐動。「櫓仔」一般用於釣軟絲、釣白帶魚、放流刺網等作業。
現在「櫓仔」已進化為機器動力、同時材質也由木質改用玻璃纖維。圖為機器動力之「櫓仔」。



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

舢舨船


關於舢舨船的由來、一般說法認為在清朝時期、淡水是大陸與台灣的重要通商口岸。以前大型商船和帆船、可以從淡水河口直接開到艋舺(今日的萬華)。後來淡水河的寬度變窄、水深也越來越淺、大型船無法航行、為了因應各種運輸的需要、於是依大陸大型船的造型、稍作修改、將船身改小、就成了簡易的各種舢舨、當時主要用途是作為淡水河內運輸用。
之後因為淡水河淤積日漸嚴重、商港功能逐漸衰微、才將原在河內的舢舨船轉為漁業用。用來捕魚的船眼、在設計上與商用船有所不同、商用船船眼向前、象徵觀天測候、眼觀財路、生意興隆。至於漁船的船眼是向下、象徵專注海裡魚蝦行蹤、以期漁獲滿載。

 
舢舨船的組成:
舢舨早期是有「三板」的說法、就是指構造簡單、由三塊木板組成、在河川內航行的小木船。
後來改由五塊木板組成、兩側立面稱為「上檣」、接近船底兩側稱為「斜腳板」、船底稱為「水底板」、斜側面兩塊、立側面兩塊、船底一塊共五塊木板組成。通常採用質地堅實的檜木、柳安、亞杉等木材製作。現在為考量堅固性與價格、木造舢舨船已很少見、材質都改用玻璃纖維為主。
傳統的木造舢舨船、船長750公分、寬129公分、高51公分、但也有依据功能不同而有一些差異。現在的人造玻璃纖維(FRP)舢舨、依據漁民需要、製作更寬大的尺寸。

舢舨船的彩繪:
船身彩繪:
舢舨船的船身基本構造製作完成後、會以油漆和水底漆上彩。整條船先刷上白漆打底、底色乾後、船身的中間部位以刷藍色為主、船頭與船尾分別以紅色、綠色及白色搭配、彩繪美化船身。
至於船底則用深紅的顏色、卯澳漁村舢舨船的船底都用黑色柏油、柏油可以防止船底長蟲、或藤壺、貝類等

繡面彩繪:
為了美化舢舨船、會在舢舨船的正面進行彩繪、稱為「繡面」、繡面彩繪、有不同的說法。有漁民說是「船錨」的造型。也有人說像一頂皇冠。又有人說、中間白色代表太陽、白色彎曲線條代表波浪、下方的綠色代表者深層的海水顏色。沒有統一說法。

魚眼彩繪:
舢舨船保留大陸彩繪魚眼的傳統、將舢舨船畫上眼睛、最初舢舨船主要功能是運輸用、所以舢舨船的魚眼畫成「往前看」。而用來捕魚的舢舨船到把魚眼畫成「往下看」、希望在茫茫的大海中、藉由舢舨船魚眼的指引、能捕獲更豐碩的漁獲。



前言:漁業篇

虛擬文物館(三)、接下來要進入漁業篇。因近海漁枯竭、傳統的舢舨船捕漁作業已停幾十年、當初並沒有計畫把這些漁具保存下來、如舢舨船、漁網、蓄電池及一些傳統網具等(既使想保留也沒有地方可放置)、現都已消失殆盡、所剩無幾、祇能慢慢找回一些小物件、有些大物件已完全消失。因此資料上網也許會斷斷續續、敬請諒解。

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

農作小物(鐵杵/打石工具/布袋針/大門石柱/石柱/窗框石/竹竿叉 石)


打石工具:將大石頭敲開、打成實用的用具或石塊加於利用。蓋石頭屋的
石頭、門窗用石都是用此工具打造出來。

鐵 杵:大石頭搬不動時用鐵杵來撬、這利用槓桿原理、可將重物輕鬆移
動。

布袋針:以前有一種麻布袋、裝滿穀物、用這種針把袋口縫起來。
大門石柱:這門柱石都是由硬度較高的大石塊打造而成、這是整修舊石頭
屋留下來。

石 柱:以前石頭屋的隔間、有用石柱來支撐、這根石柱是我們家曾寮的
中柱。要取這麼長的石柱(約4公尺)、非常不容易。

窗框石:這一塊窗框石上有一個一個的圓孔、有一根一根的鐵條立起、是
早期的防盜之用。也有用石柱當防盜用。

竹竿叉石:漁村都用竹竿曬衣䏜 、而竹竿要架在竹竿叉上。而竹竿叉又要用石頭幫助固定。這塊中間鑿有一圓孔的石頭就是竹竿叉石。









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

農作小物(農務籠/鋤頭/圓鍬/採筍鏟/扁擔/插擔/鈎仔擔/木鈎)


農務籠:裝作物。如地瓜、自己種的菜、或上山採取的各種作物。
鋤 頭:鋤頭用途很廣、如田間工作、上山開墾、鋤地種菜等。
圓 鍬:圓鍬有平口圓口兩種。用於鏟土、鏟沙、鏟石。
採筍鏟:找到竹筍、把土播開、將竹筍切下來。
扁 擔:扁擔挑物用、有用木條作成、有用竹子作成。扁擔兩端有凸起的
擋、防繩索脫落。

插 擔:專挑捆綁的東西、如挑地瓜籐。使用時將地瓜藤捆成兩捆、然後
用揷擔從捆綁的地方揷入、等兩端都插好、和扁擔作用是相同。

鈎仔擔:將繩子綁上鈎子、一條綁兩鈎、然後將繩子固定在竹竿上、就成
鈎仔擔。從漁港把一籠一籠的魚挑到魚寮、就是用鈎仔擔。

木 鈎:取樹枝的分叉來作鈎子、這木鈎常用在廚房吊掛籃子、也可以作
為鈎仔擔的鈎子。














2019年6月14日 星期五

石豬槽與木作小豬豬槽

豬槽是餵豬的飼料槽、而這飼料槽都用石頭開鑿、為什麼?因豬的鼻子很有力、如果飼料槽沒有足夠的重量、豬槽內的飼料很容易被打翻。石豬槽有大有小、如果養的豬隻多就用長一㸃的豬槽、如衹養一隻用小型豬槽即可。
另有一種豬槽是木製圓型、中間高邊沿低、最外沿微高、方便裝飼料。這種木製豬槽專供小豬用。小時候我們家阿嬤也養母豬、母豬每胎會生七/八隻、圍在這圓型木豬槽搶食、很可愛、有時會靠在母豬身邊吃母奶更可愛。
鄉下養豬都吃些什麼?除吃地瓜/地瓜籐/廚餘之外、會到野外採海草(雙花蟛蜞菊)、海草大都長在海岸邊、採回來 斬成小段小段煮熟、滲在其他飼料一起餵。如果想讓豬隻長快一點、會買豆餅(大豆榨過油剩下的渣丶呈圓型)回來養豬。現在大數量養豬、都用飼料廠配製好的飼料餵養。





2019年6月13日 星期四

農作小物(扛柴架/柴刀/刀架/砍刀/鐮刀/磨刀石)


扛柴架:
用兩支Y型樹幹、兩端綁在一起、分叉處固定一橫桿。一來可固定兩。Y型樹桿、二來可作扛柴扁擔。這扛柴架是務農重要的搬運工具。

柴刀與刀架:
柴刀用於近距離砍柴或清理樹枝。刀架是一塊長方型木塊、中間開一縫隙、兩端鑽孔、裝上綁繩、上山工作時將刀架放在背後、綁在腰際、將刀具插入縫隙、使用方便、不用時刀具插入刀架、刀具不會丟失。

砍刀:
和柴刀類似、有些砍刀刀峰中間部分較凸出而成弧形(一般柴刀刀峰是平的)、而且刀柄也柴刀長、一般約70~80公分長。砍刀用來除草、開路、修枝等。

鐮刀:
1、割稻鐮刀。2、務農除草鐮刀。3割繩鐮刀。

磨刀石:
農務工作離不開刀具、每天出門都要先把刀具磨好、以利工作。農家都有磨刀石。















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

斗笠與蓑衣

斗笠:
斗笠俗稱「葵笠仔」、係一種用竹子做成嘅寬大帽、呈圓錐形、用成熟竹子劈成篾做胎骨、再附上一層層嘅竹葉、用細線固定、是台灣農夫傳統的工作帽。晴天遮陽、雨天擋雨。斗笠不是農夫的專用、漁村家家戶戶都用斗笠。

蓑衣:
蓑衣是用棕片縫製而成、縫製主要用拼接、用棕線將肩部、胸部、裙部拼接起來。蓑衣一般製成上衣與下裙兩部分、穿在身上和斗笠配合使用、這種雨具穿在身上工作十分方便、是早期農作最好的遮雨雨具。
簑衣名稱的由來、起源古老時、用一種叫「蓑草」編織像衣服一樣的雨具而得名。自從塑膠產品發明之後、簑衣逐漸被塑膠取代。



2019年6月11日 星期二

石磨

石磨是農業社會很重要的生活用具、這可以從卯澳漁村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石磨可知、很多生活用食品都可透過石磨來完成。如磨米成漿做粿、磨大豆做豆腐或豆製品、磨地瓜籤做地瓜食品。
石磨也分上座與下座、還有一支推磨的彎勾、上座有一小圓孔的進料口、當料從進料口送入、經由上座與下座中流出、送料者要算好時間、不然會被磨磨的彎勾打翻。小時候我們很怕磨石磨、過年過節阿嬤都要作很多粿、一磨就要磨好幾小時、會有點受不了。
隨著時代的進步、現在用機器來磨、又快又方便也不累人。



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

石臼

石臼外觀是上寬下窄的石造圓型物、上面是一個圓型凹槽、是放置加工物的地方、底部較窄的部分是底座。
將去殼的糙米放入石臼的凹槽中、用摏只一次一次的摏、糙米漸漸去掉外面那一層膜(米糠)變成白米。碾米廠出現之後、這些碾米的工作都交給碾米廠、石礱石臼漸漸被淘汰。
樁米的作業流程:
1、將糙米倒入石臼中、用樁只一次一次的垂打、直到米粒變白。(樁米一般3~4人較適合)
2丶將樁好的米取出、放在米篩上篩、這時白米留在篩內、米糠漏出篩外。
3、白米食用、米糠餵鷄鴨。




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

石礱

石礱就是稻穀脫殼機、稻穀經石礱研磨後脫去稻殼、脫去稻殼就是糙米。石礱有兩種不同的材質、一種是用石頭打造、另有用竹編外殼、內裝紅土打造而成。北部以石造為主。南部以紅土打造之石礱為多。
我們家原有一座石造石礱、自從有碾米廠之後。石礱就被丟棄在農舍後方的巴樂樹下、不知何時石礱的上座破裂、衹有下座留了下來。石礱和石磨類似、不用點有二:1、石礱的圓徑比石磨大約10~15公分。2、石礱的上座是一個大開口、方便給料(石礱是一次給料、石磨是分次給料)。
石礱的作業流程:
1、稻穀倒入石礱、經研磨之後產出糙米與稻殼。
2、將糙米與稻殼的混合產物放在米篩中、用播篩的方式將稻殼播出篩外。糙米就會留在篩內。
3、將糙米送到第二個作業流程:用石臼摏米。

PS:最後一張照片是我們家石礱的下座。



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

風鼓

「風鼓」就是利用風速來篩選稻穀的一種農具、稻穀經曬乾之後要收藏入倉之前的最後一道工序。就是利用「風鼓」將稻穀中良好的穀粒選出。稻穀在成長的過程中、或因氣候的關係、或因病蟲害的因素、會存在一些不良穀粒。
「風鼓」的作用就是把這些不良的穀粒篩選出來。大家都知道、飽滿的穀粒重、穀粒不滿或空殼較輕、當搖動「風鼓」的風葉時、稻穀會因重量不用而落在不同的區域。飽滿穀粒先落在第一格、不滿穀粒落在第二格(稱為二槽仔)、空殼的穀粒直接被吹出「風鼓」外。第一格的稻穀入穀倉、第二格及空殼的次級品、做為鷄鴨鵝的飼料。
搖「風鼓」需要一些經驗、否則篩選出來的稻穀純度就會不準、用力太大、風速太強、會把良穀吹向第二格的次級品。風速太小、不良稻穀會落入第一格。因此在搖動風葉時要隨時注意落下的稻穀是否正確。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從「風鼓」的漏斗放下的稻穀也要控制適當(漏斗下方有一控制稻穀流量的控制器)、以免造成以上所說的問題。




百合花開

百合花開 春天的氣息、喚醒萬物爭相競逐。卯澳的百合花也在這行列中快速成長、有的含苞待放、有些已開出美麗的花朵、走在百合園中、微風中飄著淡淡的清香味。百合花盛開會在五月中。 歡迎各位朋友、利用假日到卯澳來賞百合花、呼吸一下海風的好空氣。一月份有參加種百合花活動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