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分布於日本總半島到九州、朝鮮半島、中國南部沿海、台灣等暖海流域。在台灣分布於北海岸、東海岸、屏東的恆春半島及澎湖群島。
1980年代、台灣為發展養殖業而將東北部海岸開發為九孔養殖場。九孔常棲息在潮間帶至數十公尺深的岩礁縫隙、喜有波浪衝擊、水質清澈的環境、以藻類為主食。雌雄異體、體外受精、受精水域約在潮下帶水深2~5公尺左右。
九孔螺具橢圓形外殼、螺塔低平而不明顯、外觀扁平如耳狀、殼的外緣有一排小孔、孔數會因成長而增加、通常為7~10個、殼口相當寬廣、幾乎佔满殼的腹面、貝殼內有十分亮麗的珍珠光澤。殼上的孔有三大作用:1、生殖。2、排泄。3、呼吸。
九孔喜歡吃褐藻或紅藻、裙帶及幼嫩的海帶和馬尾藻等。九孔覓食時、當食物離它的身體還有一段距離時、它可以伸長下足前端兩葉、以抱合的姿勢、把食物拉向口邊、伸出像圓盤狀的吻部、用齒舌舐食。
早期卯澳灣內有豐富的野生九孔、每年3~10月、村民就下水抓野生九孔、當時沒有保温衣、年初海水又冷、下水一段時間、就得上來陸上烤火、讓體温恢復正常再下水。這樣一天下水幾次、最多也能抓到1^2斤野生九孔。在當時也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之一。
九孔和鮑魚如何辨别:簡單說、可以從大小、外觀和生長環境來區别。九孔比鮑魚小、外觀的殼比較平整、喜生長在温熱帶淺海、而且生長較快。鮑魚比九孔大、外觀的殼看起來粗糙、喜生長在較寒冷的深海域、生長比九孔慢。两者屬同科不同種。
(圖最後兩張-限是鮑魚和九孔外觀比較、最後一張是鮑魚外觀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