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

卯澳漁村的農耕地

早期的卯澳漁村是以漁業為主、以農業為輔。古人說: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、卯澳有山有海、大部分人以漁業為生、小部分以農耕為生。早期(民國六十幾年以前)沿台二線兩旁都是水田。當時都用水牛來犁田、即使後來農業機械化、也因都是小而窄的水田、而且高低落差、使用機械化耕作、無法達到有效率。
先民們真的很辛勞、有的梯田寬度祗能播2欉稻苗、先民還是開出水田來。沿著卯澳三條小溪的沿途、都有水田的遺跡。坑內溪離台二線約700公尺處、留存一座土地公廟、就是當時在田間蓋的。台灣人流行一句話:「田頭田尾土地公、山頭嶺尾土地公」、這說明了台灣人對土地公的敬重、拜土地公期求平安丶期盼農作物年年豐收。卯澳山腰有一處三角埤、見證當時灌溉之所需。
若再擴大福連里來看、從萊萊到小香蘭、沿台二線兩旁當時都是水田、目前雖然不見水田、但田埂的砌石、如今可見。早期的水田全荒廢、辜負了先民辛苦的開墾。因休耕所有農具都失落、以下介紹一系列的農具是由石壁坑劉先生所提供。


PS:這張卯澳的空照圖是民國63年拍攝、可以清楚的看見當時卯澳漁村稻田分佈情形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百合花開

百合花開 春天的氣息、喚醒萬物爭相競逐。卯澳的百合花也在這行列中快速成長、有的含苞待放、有些已開出美麗的花朵、走在百合園中、微風中飄著淡淡的清香味。百合花盛開會在五月中。 歡迎各位朋友、利用假日到卯澳來賞百合花、呼吸一下海風的好空氣。一月份有參加種百合花活動的...